中华武术的学习和修炼过程,既养生又养心——从一招一式,坐言起行的严格规矩,到“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”的坚忍不拔、持之以恒,再到明辨善恶、尊师重道及君子之风的武术修养,使之成为传统体育和德育中的一部分。
崇尚中华武术,发展体育运动,是许多开国将帅强身健体的爱好,更是精忠报国的志向。在贺龙身上,就经过了一个从尚武精神到时尚体育的过程。
“仗剑走天涯,煮酒论英雄。”尚武情神不是逞凶斗狠、偏爱战争,而是一种绝不忍受压迫、敢于反抗不公的精神。贺龙继承来自祖辈的尚武精神,早在儿时就开始习武。在贺龙纪念馆里,至今保留着他当年习武的工具:50多斤的石碾子、80斤的偃月刀。常年的强身健体,让贺龙对体育运动有着自然的好感。
“你们在贺师长领导下,一面打仗,一面开展体育运动,这很好!”1938年河间齐会战斗后,毛泽东给予贺龙和120师高度评价。在著名的河间齐会战斗中,贺龙面对凶悍日军,居然一边打仗,一边打球。这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惊的胆识,堪比唱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诸葛亮。事后,军内外都说贺龙有支“战斗篮球队”。
新中国成立前,人们普谝觉得体育运动是“四肢发达,头脑简单”的事情,把体育事业与杂耍卖艺归为“下九流"的行当。当时我国体育事业萎蘼,体育人才匮乏,中国人被扣上“东亚病夫”的耻辱帽。新中国成立后,贺龙组织起第一届人民体育大会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有着超前的体育思想。这主要表现在:“体育是全国人民的事业,是为了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,增强人民的体质,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”的全民健身理念;“解放了的中国人民,要有争取胜利,破世界纪录的雄心和气魄,我们要更快地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,要叫人家来破我们的纪录,不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”的豪情壮志和拼搏精神。
“体育事业也需要这样的人才!”1952年,贺龙一走上国家体委主任岗位,就开始招兵买马。在申办北京奥运会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何振梁,就是被贺龙亲自点将加入体委的;培养出庄则栋等一批世界级运动员的乒乓球运动员傅其芳,也是贺龙派人从香港接回来的……贺龙对运动员的要求,可慨括为“三从一大”:从严、从难、从实战出发、大运动量训练。
“我该批评就要批评,你们该哭就哭,我还是要批评。”正是贺龙直爽公正的话语,抹平了体育人心中的问题,让我国体育水平有了新的飞跃。1961年,中国获得26届世乒赛主办资格,这不仅是新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级体育赛事,中国队还取得了男单、男团、女单金牌和四顶亚军的辉煌成绩。